社區裡有設立媽媽教室。去年,為了捧場,交了年費300元入會。
記憶中有辦了,做奶酪,做豆干,還有1次的卡拉OK慶生會,一年當中辦理的活動不算多。
當時,只是想著多認識一些社區的媽媽,參加一點活動比較不會無聊。
當然,當時我還沒玩手工皂。開始玩手工皂,才今年5月份的事而已。
班長人不錯,前些日子,送了我幾件她兒子穿不下的衣服送給我兒子。
而我就以幾塊小小試用皂,當回禮送給班長用。
上個月,媽媽教室教人家做豆干。我也拿了幾塊廚用家事皂去送參加的媽媽們。
沒想到,班長要我9月份教大家做皂。我也答應了。
後來,前幾天,班長又打電話來,劈頭就跟我說:8月底社區要辦一個趣味競賽,想要妳贊助一些手工皂來當做活動的獎品。
當時,礙於不好意思,只跟她說,哦!嗯~可以啊。。。
原本,她都沒有提及成本問題,我自己跟她提及若家事類的成本較低,而沐浴用的則較高。
怎知,她回答:那妳拿家事類的就可以了,我需要大概20個。
隔日,跟老公提了這件事。我只告訴老公,我心裡覺得不太好。
家事皂成本不高是做皂人都知道的事,不過後續的照顧心力是與一般皂不相上下的。
我與班長並不是熟到可以到無條件贊助的地步,我也是班員。我也是該享有班上的福利。
而不是要我去無條件付出贈予給不相識的班員(班員1百多人,我只認識不到10人)。
後來,我打電話跟班長說明我的感受。
我直接了當的跟她說,社區有經費辦活動,要班員贊助的話,可以。
如果每一位班員都有贊助一份獎品,我可以與其他班員一樣,無條件贊助。
但是,如果其他班員沒有,為什麼要我無條件來贊助?
為什麼班員則只是負責出席,就可以拿到贈品?
我不是很富有的企業家,我也不是專門靠這個東西做生意賺錢的。
雖然成本不高,但是,這是一個”起檬記”的問題。
後來,她了解了我的意思,我的想法,但是,我聽得出來她的不悅!
雖然她跟我說:我了解妳的意思了,不好意思,我沒有想這麼多。不過,沒關係啦。
我還是請妳幫我準備10份,然後做個包裝,到時候再跟我算。
說實在的,我也覺得我很小氣。不過,就像我上面說的,這是”起檬記”的問題。
要是當初,她是以另外一種說法來跟我索取:『我覺得妳的手工皂好棒哦!我想讓更多人了解手工皂。不知道妳方不方便送我幾塊?』
這種說法,是不是會比:『我想要妳贊助一些手工皂來當做活動的獎品。』這句話來得好聽一點?
我覺得,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了。
也許,當初若她以第一種說法來告知的話,也許,我可以贊助更棒的也說不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以上,純屬個人勞騷。大家聽聽就算了~
不過,相信很多做皂的朋友,也會有這種感覺的。
不是價值問題,而是----起檬記!